5月13日,年过58岁的常宁市检察院控告申诉检察科科长陈爱国在办公室整整忙碌了一天,整理初审案卷材料,准备移送其他部门。担任控申科长8年多来,该院控告申诉检察工作连续6年被衡阳市人民检察院评为先进单位,信访接待被评为省级文明接待室。排查化解涉检信访方面所创新的“下访巡访工作制度”和“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提前介入预警制度”,得到省人民检察院领导的高度评价,并在全省检察系统内网上进行了经验介绍和推广。
勤奋工作的“老黄牛”
控申科是集来信来访、举报初核、刑事申诉和刑事赔偿为一体的一个综合性内外法律监督部门,既是检察机关的门面,又是与人民群众直接接触的一个窗口,事多而又繁琐,其责任也尤为重大。
在人手少,任务重的情况下,陈爱国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大到处理各类信访矛盾,小到各类材料审核,都亲自参加,
亲自把关,经常加班加点到深夜。仅2010年度,他参与受理和处理的群众来信来访共计74件次,其中来信49件,接待来访25件48人,处理涉检信访10件,集体访2件。承办各级领导交办案件7件,初核举报线索5件。
2006年,常宁市官岭镇某村个别干部在未经村民同意的情况下,将村集体所有的杉木林低价出售,并经公证处公证后签订了合同,造成部分村民集体上访。当时已经是农历腊月28,陈爱国得知情况后,连夜赶赴该村调查了解情况,认为公证部门出具的公证书是在没有弄清产权问题的情况下出具的,立即向他们发出检察建议,给予纠正。并跟林业部门联系,要求他们暂不办理该杉木林的砍伐证。同时,他根据村民反映的情况,建议常宁市经管局对该村的财务进行清理,共查出违纪账目4万多元。既保护了村民的集体财产免遭损失,又查处了村里的财务违纪问题,受到当地村民的普遍赞扬。
开拓创新的“千里马”
及时稳妥地处理涉法涉检信访问题,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是检察机关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长期在控申部门工作,使陈爱国意识到,来一个上访群众,处理一个上访事件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涉法涉检信访问题,为何不主动到群众中去了解情况,把矛盾化解在基层呢?
陈爱国深入思索,大胆实践,充分运用控申检察的工作平台化解和遏制涉检信访矛盾问题,探索了“下访巡访制度”和“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提前介入预警制度”工作机制。做到定期巡访,带案下访,上门回访,为做好信访人的息访息诉工作找到切入点。
为积极稳妥把下访巡访发现的涉检信访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他还创造性建立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提前介入预警机制,促进相关部门联动,形成联合稳控息诉息访体系,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介入、早处理。去年1月11日,该院下访巡访到常宁市宜潭乡,接到村民阳某反映,2007年常宁市经委刘某、郑某受常宁市社保局委托代发1995年至2001年经委系统73名退休干部的补发工资,却扣发数万元,73名退休干部准备联合上访。当日,该院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议,将此信息定为涉检信访风险评估提前介入一级预警案,制订了应急预案。经初查查明,刘某等3人在补发中截留2.66万元存入各自个人银行单独账户,分别保管,存在贪污的嫌疑。为彻底化解这起群体信访苗头,该院在常宁市政法委领导主持下,会同经管局、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召开联系会议,追缴刘某3人2.66万元,由社保局核实应补发被截留份额,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自2007年以来,该院共下访巡访100多次,收集群众热点、敏感问题信访和涉检信访等信息140多条,向上级检察机关反馈群众意见和建议40多条,化解突发事件、群众集体上访苗头9件。
来源:衡阳日报
作者:周仲辉 黄春华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