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一个种粮户的“备耕笔记”
2013-02-25 10:48:13 字号:

  年味渐淡,春光烂漫。趁天气不错,一大早,常宁市兰江乡太子塘村种粮户周江正就骑着摩托车来到城里的农资经营店。

  “一年之计在于春,必须做好春耕准备,不能误了事。”周江正要准备的物资和要了解的事项还真不少,种子怎么选?化肥买多少?天气好不好?农用柴油备多少?这些都是他最近要操心的事。

  农资经营店里,已经聚集了不少村民,他们和周江正一样,也是从乡下赶来的,一个个,你咨询问诊、我采集信息探市、他选购农机具,干劲十足。记者看到,店里早就作足了准备,化肥、种子堆积如山,门口农机具一字排开,店主热情地为村民导购。这次,周江正在店里只买了两袋化肥,大部分物资前几次已经买好。

  去年,周江正了解到国家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额度的信息,买了一台160马力的拖拉机和一台犁田机、一台整地机。从农资经营店回来,他就开着拖拉机来到自家田地,驾着犁田机在田里劳作。只见,犁田机所过之处,一片片田地翻耕过来。他说:“不仅自家的田不再要请人犁,还能跟着合作社一起给别人犁田赚钱!”

  农资农具以外,对周江正来说,人工成本也是要考虑的一笔不小开支。如今,人工成本不断上涨,平时请人每天工资在100元左右,农忙时节临时请则至少要200元一天,有时还请不到人。

  为了能留住人,周江正不仅要提高工资,还要大打“温情牌”,改善雇工食宿,与雇工交朋友。“现在不比以前,别人不在你这做,还能到别的很多地方做。”周江正说。

  春耕在即,对今年的收成,周江正满怀信心:“去年每亩地赚了500多块钱,我相信只要今年天气好、粮食收购价格过得去,也会有个不错的收成。”

  衡阳日报记者 王 翟

来源:衡阳日报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