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共常宁市委党校立足常宁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三个创新”,全面实施“课题带动”和“教研立校”战略,深化干部培训,强化市情研究,积极为促进常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取得了突出成效:
一是突出观念创新,营造良好工作氛围。思想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党校十分注重理论学习,积极推进理论学习常态化、制度化,创建“学习型机关”等活动,每周二的集中政治学习,积极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和党的最新理论,每次专题学习,都始终坚持做到“四个一”,即一个主讲人、一个专题、一本学习笔记、一篇学习心得,确保理论学习不走过场,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注重教学方式方法创新和社会调研创新,注重学习交流,积极拓宽学习渠道,今年8月份,选派3人到清华大学学习。不仅向书本学,向他人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向实践学,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二是突出管理创新,强化激励约束,打造良好工作平台。积极深化制度建设,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努力为全体干部职工营造平等竞争的良好发展平台,不断充实完善各种规章制度和考评方案,做到制度管人,按章办事。在校领导的示范带动下,全体教职工养成了认真工作、自觉守纪、勤奋努力
的良好工作作风。注重对年轻教师团队的培养与锻炼,通过“一帮一、一带一”结对帮扶,培养新人,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作风正、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形成了一个“人人争先,个个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是突出教研创新,锻造先进集体。教学科研始终是党校的中心工作,是党校工作的生命线。党校始终坚持以教学科研为中心,按照“大规模培训干部、大幅度提高干部素质”要求,扎实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广大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近年来,教学科研工作始终以当地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强化教学常规管理,坚持新课试教、新专题试讲制度。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应用,大力推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创新,不断改进讲授式、完善研讨式、积极推进案例式,探索模拟式和体验式教学方法,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方法。主体班教学注重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紧密结合起来,大力推行答疑式、研讨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式方法。始终围绕科研选题来确定主体班的教学专题,努力使教学、科研能够相互启发、相互催化、相互提高,研究成果70%以上进入课堂。今年5月18日在衡阳市党校系统第九届教学比赛中,左小琳、溱小英以《为了百姓的笑脸——常宁市创新群众工作的探索与启示》为题,以创新的教学方式——双人教学、原味的常宁特色——常宁市创新群众工作方法探索、新颖的教学设计、清晰的教学思路、富有激情的教学语言、机智灵活的课堂调控,技压群芳,最终征服所有评委、专家和听课教师,荣获一等奖。6月18至19日,两年一度的全省党校行政学院系统第十次教学比赛在长沙市委党校举行。常宁市委党校的女教师漆小英、左小琳又以出色的表现荣获三等奖,充分展示了常宁市委党校女教师的教学风采,为我校争得了荣誉。同时,积极强化社会调研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重大决策部署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积极参与全市发展战略、现实问题和社情民意研究。每年均组建课题调研攻关小组,进行集体调研与课题攻关。在课题调研中,始终坚持“三个一”,即“一个调研课题、一个课题小组、一个主持人”,确保调研出实绩。我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申报的省科技进步奖《基层社会管理信息化及应用》,获得了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填补了衡阳市在省科技进步奖软科学项目上的空白,实现了零的突破;在衡阳市监察学会第三届年会上常宁市委党校选送的15篇反腐倡廉理论文章中,一等奖3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4篇,优胜奖4篇。获奖之多,质量之好,指导现实意义之强,得到了所有领导和专家的一致好评,实现了党校教学科研工作新跨域。
来源:
作者:吕志勇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