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电视一台网站1月24日文章,原题:好听和走样——名字这东西 居住在中国的外国人,迟早要取一个中国名字。要找到一个好名字,本身就是一门艺术,但有时会完全走样。
外国人要给自己取一个中国名字,就得找到两到三个汉字,且与外国名相近。这是一个创造性的事情。因为这些字符不仅要听声音,还要看意思。例如,我以前的名字注重声音,第一个名字叫马克思,因为我的德文名叫马库斯,而且在中国马是姓要放在前面。不过,在中国经常有人笑我的名字,因为有个德国伟人叫马克思。
有些外国人起中文名则讲究三点:原名的声音、优美的意义和好听的中文名。比如,有一个来自挪威的女学生,原名叫西莉亚。中文老师给她取了一个西莲的中文名。
不幸的是,并非总能有不错的名字。以色列的丹·莱谢姆,他的第一个中文名念起来叫“Shi Danwu”。但中国人认为这个名字不好,因为“Danwu”可写成其他字,意思就成了“浪费时间”。现在他已有了一个新名字。他以前的老板,也是一个老外,名字叫“幸福龙”。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听起来有些不合常规。
另一方面,中国人也喜欢取英文名,这在上海等大城市已很常见。但有时也会走样。在上海教中文的王劳拉说,自己有个姓“顾”的客户,他名片上的英文名是GOD(上帝)。我的天!而我的理发师则叫“Stalin(斯大林)”。(作者马库斯·里梅勒,青木译)
来源:环球网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