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乡下赶集
2018-01-23 09:11:08 字号:

  久居城市里、习惯宅在家里用鼠标购物的人,是无法体会到乡下赶集的乐趣。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还处在农村人口占绝大多数的时期,人们要想去买点东西只能去集市赶场了。当然不是每个乡镇都有集市的,比如常宁市西部就只有河洲和官岭两个墟场(集市)。而且每个墟场的开市日期也不一样,有的逢3、6、9日开赶集,有的则是逢2、5、8日赶集。平日里,集市上冷冷清清,而到了这天则热闹非凡,卖鸡卖鱼各种土特产的,卖水果小吃的,人们挑的挑、扛的扛,从四面八方涌来。

  每个人都十分期盼着赶集的日子。女人们总是念念不忘裁缝店里漂亮的碎花布,赶集时总要去饱饱眼福;而我则惦记着某个小吃店里面包、油条、麻花的的香味,总想跟着大人们上街去安慰一下肚子里的馋虫。当我有数的概念后,于是就天天扳着指头计算着下一次赶集的时间;男人们则计算着去买某件农具。

  我的老家是一个湘江沿岸的小山村,到河洲集市大约有十里路。那时候交通还不发达,只能步行去赶集。遇到赶集的日子,大家早早地就起床了。姑娘和大妈们先是要梳洗一番,再把压箱底的衣服穿上,就像过节一样那么庄重。男人们也要把胡须刮得干干净净。年轻人不顾大人的责骂也要穿上费翔式喇叭裤。

  大娘们准备妥当后,就去邀请同村的好姐妹一起去。那时,天刚蒙蒙亮,树上的鸟儿刚醒来,路上就出现了一群叽叽喳喳的赶路人。妈妈们谈论着家长里短、有说有笑地走在前面,我们这些小馋虫像跟屁虫一样在大人后面追赶着。这些女人们啊,有时就专拿小伙子和少女们开着半荤半素的玩笑,真是一路欢笑一路歌。走着走着,就会遇上其他村庄的也去赶集的人,大伙儿哈哈笑笑打招呼,半真半假地嬉笑戏骂着。于是赶集的队伍逐渐加长了,快乐在长长的人群中传递着。虽然日子过得并不富足,但是见面了总是欢声笑语相迎,似乎每个人都很熟悉。

  《诗经》有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似乎每段美好的爱情都发生在水边。许仙就和白娘子在西湖断桥相遇。我不知道在河洲这个地方有没有发生过伟大的爱情故事,也不知道是哪一个文人给此地取了这么一个很有诗意的地名。我曾经向我村最有才学的老先生打听过,但他也说不出所以然来。他只是告诉我:以前舜帝南巡,乘龙舟沿湘江南下,见此处江水清洁,于是伸腿洗脚,鞋子遗落江中,遂成两洲。

  我依稀还记得旧时河洲街市的模样。街市沿江而建,中间是一条青石板铺的过道,左右两边对称的是一间间店铺。整个街市呈南北方向延伸,大约有三、四里路长。南段的起点是区中心小学,最北端则是小孩子哭闹着不肯进去的地方——医院。街市的中点是区、镇官老爷们办公的地方,也是我们村最高行政长官经常去的地方,不过现在已经搬迁了。区镇里长官们的绰号和轶事就是从那里面流传出来的。我现在还记得“爱搞妇女工作的付书记”、“拼酒三郎刘三斤”这几个绰号。看来,文人们的独特个性会比名字更能让人熟记许久。因为,那时在小吃店里会经常听到食客们嘴里谈到他们的绰号,但就不说他们的尊姓大名。满屋子里洋溢着趣闻和快乐的气氛。当然,我并不关心这些,我的眼睛只是紧紧地盯着蒸笼里的面包馒头,还有油锅里的油条麻花,一直要把肚皮吃得鼓鼓的、嘴角油汪汪的才肯走出店子,丝毫不管大人们饿着肚皮。小时家穷,父母赶集一般自己舍不得买早餐吃的。那时,我立下一个宏愿:长大后,自己开家小吃店,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接着,大人们去买卖东西,我则跟着去瞧热闹。集市上热闹非凡,有趣的很。小贩们用南腔北调拖长声调招徕顾客:“卖——鱼——哪”“收——长头——发!”简直就是话剧表演。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大人则是认真挑选东西,耐心跟商贩讨价还价,也有给了钱买定东西又反悔的。总之,那时候每个人的日子都过得很认真。

  临近中午就要散场了,人群纷纷离去,街市上重新安静下来。商贩们一张一张地数着今天的收入。

  在路上,大伙儿又在谈论今日集市上的趣闻。大娘为乞讨者的悲惨世界赔些眼泪,却又心疼口袋里的钞票;眼尖的男子发现卖豆腐的女儿很漂亮,却不敢去搭讪;村长又在谈论某个长官的“可乐百事”。

来源:

作者:雷常章

编辑:redcloud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