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3月14日讯(红网常宁站记者 王荣 通讯员 柏满富 李慧)3月12日,衡阳市“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争先创优动员会召开。常宁市迅速行动,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干则必胜、务期必成的使命感,吹响了“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的冲锋号角。
责任扛在肩,担当见行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党建主题基地创建,更须把握春光,砥砺向前。面对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市民政局行动早,动作快,奋力按下乡村振兴“加速键”。
路两旁已经栽好了桂花树、鱼塘挖深加固了、又一块土地翻耕好了、旧房屋顶正在添加青瓦补漏……走进常宁市白沙镇白水岩园艺场,基础设施建设如火如荼,迎面花香扑鼻,入目草木葱翠,令人耳目一新。
据了解,园艺场当初是民政部门收容长期流浪人员的安置场所。该场建于1970年,为司法局直管的一所“劳动治安学校”。1971年,划归民政局管理,改名为“白水岩园艺场”,收容安置人员白天生产,晚上和雨天进行学习。
同时,园艺场是常宁市民政局培养锻炼干部职工的基地,所出产的柑桔、棉花闻名四方。
自常宁市掀起“奋战一百天、实现双过半”争先创优热潮后,园艺场全体工作人员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抢抓机遇落实春耕生产。据现任场长曹良清介绍,今年的5000株柑树预计可产10万斤柑桔,棉花100亩可加工棉被1500床,种植蔬菜(红薯、生姜、南瓜等)20亩,桃树1650株,养鱼1000尾,养鸡2000只,鹅500只,香猪100头,黄牛10头,将实现“猪满栏,鱼满塘,南瓜绊脚,棉花遍地白,柑子碰脑壳”。
这只是民政局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的一个缩影。3月是关键期,疫情之下,市民政局争分夺秒,鼓点正急。
来源:
作者:王荣 柏满富 李慧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