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小说】离乡(十七):望夫来迟识堂兄
2018-12-19 09:56:43 字号:

【小说】离乡(十七):望夫来迟识堂兄

彭福生出生于1948年,自学成长,曾担任常宁县二水泥厂办公室主任。中篇小说《离乡》是彭福生先生的处女作,动笔于1978年,历时40年才与读者见面。

离  乡

作者:彭福生

(上篇)

十七、望夫来迟识堂兄

洪为国接到明信,翌日就去新风农场,见过儿子之后,便踏上了上诉之路,在步行去向阳地区时,即219号凌晨,被自行车闯倒,昏迷了四个昼夜!

2月20日即正月初十日上午,清源公社接到向阳地区人民医院的电话……,公社副书记何天明不同意派专人送信,话务员没有办法,直到翌日即正月十一日天黑了,碰到个顺路人,才捎个口信给洪为国的爱人严凤英。

待到十三日下午,洪为国的爱人与其哥严岳松才风风火火赶到向阳地区人民医院。

严凤英来到丈夫跟前,眼泪扑簌簌地往外流着,她一边擦拭着眼睛,一边拉住丈夫的手说:“老洪,你好些了吗?”

“好什么好呀,你还记得我们父子俩吗?”洪为国认为妻子来得太迟了,是不关心他,也不关心儿子。

“老洪呀:你也别怨我,十一日晚上得到消息,我何曾不急啊!你这头,不知伤势到底如何;我那头,家里没有钱,来个光人有什么用啊?好不容易熬到天亮了,才急急忙忙赶到我哥家去借钱,他家里也没有,只好帮我到别人家去借。这年头,哪个有银行存条?谁家箱子里又关着几十元现金?能有十元、二十元,就是有钱人家了!再说:人家知道你的家况,首先就是考虑你什么时候还钱,还不还得起!想想看,有几个人敢借钱给你呢?结果,借遍两个生产队,才凑足一百元。冇得办法,冇得办法啊!呜——!”

“哭、哭、哭,你就晓得哭!哭死也枉然,才一百块钱,有吗格(什么)用呢?你讲、你讲讲,看到底有吗格用啰!快帮我去借,交足医疗费,结账出院。明天,我就要去上诉!”洪为国心急如焚。

“我只晓得哭,你就晓得喊呢!喊冤叫屈,呀冇得甲也没有哪个鬼来理你!在家里还借不到钱;到这里来了,人生地不熟的,我向哪个去借?当初,儿子要你去向阳军分区找洪为民帮助我们上诉。可你呢?硬是趔起甲鼻子不得听,要自己去上诉!现在好了,今天已经过了上诉期,不但上诉不成功,孩子出不来,而且还差点搭上一条老命!你吗格(什么)事都办不成,反倒怪起我来了!你……”严凤英见丈夫没好气,就哇啦哇啦地把丈夫数了个一无是处。

主治医生平正不知什么时候来的,站在他们后面,见为国夫妇各执一词,并从中听出了蹊跷,便赶快出面为他们解围:“你们别高声了,洪嫂,老洪的身体现在还没有完全恢复。就让他多说两句,你忍着点,好不好呀?医疗费的问题暂且不急。你要找的洪为民,不知是不是我认识的那个洪为民,等会,我打电话把他找来,问个清楚就知道了。”

“看来你认识洪为民啰?”洪为国急切地问。

“不知是不是那个洪为民,如果是,何止是认识,熟悉得很呢!我同他都是南江县人。为民在抗美援朝时负了重伤,脱离危险后转到国内治疗,继而来到这里疗养。那时,我参加工作才几年,他见我未婚,就把他的妹妹洪为全介绍给我了。”平正讲起了家事。

“你的妻兄是不是在向阳军分区工作?”

“是的。”

“什么职务?”

“副司令员呀!”

“喔——!在一个军分区内,也许有同名又同姓的,但不可能既同名同姓又同官职吧?这样说来,我们肯定是亲戚。为民是你的妻兄,也是我的堂兄。”

近年,平正在妻兄家,几次听说过洪波,也好像听说过为国这个名字,可又记不起来了,于是干脆说:“不对吧?从前我没见到过你,为民兄妹也没有提起过你的名字!除非你们没有往来!”平正将模模糊糊的记忆,说成一无所知。

“是的,就因为没有往来,所以,这次上诉的事我才不想去麻烦他。但是,今后我一定要去找到他。”为国把现在没有去找洪为民的原因与今后必须找到洪为民的心事告诉了平正。

“从表面上看,洪为国是个老实人。是否表里如一呢?他要找的为民,是不是我的妻兄呢?我一定要弄个水落石出。”平正在心里想。

晚上,主治医生平正炒了几个菜,把为国及其夫人严凤英,其内兄严岳松请到了他的家里。

为国等人来到平正家,约半小时左右,为民及其夫人也来了。刚进门,平正一边让座,一边介绍说:“为国兄,他是我的内兄洪为民;她就是为民嫂关国清。”

然后又指着为国夫妇对妻兄说:“他叫洪为国,她是洪为国的妻子严凤英;他是为国内兄严岳松,与我们是一个县的。洪为国前几天负伤了,在我这个科室住院,我看都是同乡,亦与内兄名只差一个字,估计可能是族人关系。所以,今晚就把大家叫到一起来聚合、聚合。”

互相让座之后,为国开始自我介绍,说:“我就是洪波的父亲洪为国,我的老爷爷叫洪奋勇,我的爷爷名叫洪发富,我的大爷爷叫洪发福。叫洪发福的也许就是为民兄的爷爷吧,不知对不对?”

“你能说出我爷爷的名字,而且两人的老爷爷又同名!这是巧合还是巧遇呢?”

“我也说不准是巧合还是巧遇。反正这个名字是我父亲告诉我的,他老人家经常说:‘你爷爷老念叨着你大爷爷,你大爷爷出去谋生,一直未归家。不知是否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我爷爷临危时有遗嘱:‘发福是个要强的人,不可能冇得出息,我没有找到他,你们一定要想方设法找到发福的后裔!’”

“哎——,旧中国真苦!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年去世了。我小时候听父亲讲过老家的地名。等到成年时,又被抓到部队当兵。近年来,我们也很想找到老家,可是,找不到那个地名了,不知你们那个地方原来叫什么名字?”为民进一步询问,以辨正误。

“我们那里的老地名叫青山坪上河冲。大跃进时,干部们嫌土气,但又不能离开原意,所以,就按照原名改为清源公社,天河大队”

“对、对,全对了!”为民一边说,一边高兴地站了起来,就这样,他们兄与弟,姑与嫂互相拥抱了良久、良久!才慢慢坐下来就餐。席间,他们又互相劝酒、劝菜!亲亲热热的。

用过晚餐之后,平正说:“二哥的医疗费,大既在三百元之内,你就别出了,一切由我负责。民政局预交了一百元,那是国家的钱,我们不能用,一定要退回去。”

洪为民说:“出医疗费的问题,不能让你一个人独‘吞’了,我的份子不能少,应该各占百分之五十才算不吃亏。目前,我虽然下放到703厂工作,但有个副厂长的职务在身,月工资52.5元一分不少,包吃还是有余的。

洪为国说:“亲戚再好,盐米可别。如今的经济,家家都不富裕,怎能连累你们呢!我那医疗费,就算你们借给我的。只要目前能结账出院,就感谢你们了!待我有钱时,一定还,一定要还。”

为全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平正所有的正当承诺,我一向支持,今天不可能破例把他的话收回去!二哥,你如果说一定要还,那就是你见外了。”

“有福同享,有难同挡。他姑说得好,我大力支持,明天就取钱来。”为民嫂关国清斩钉截铁地说。

严岳松站起身来,举着酒杯说:“今天晚上,一家人能在这里得到团圆,是一件大喜事。特别是你们的谈话:大家主动、实心帮助我姐夫的精神,让我受到很大的感动,也得到一些启发!所以,我在这里当着大家的面表个态:”

“我帮我姐夫借的那一百元钱,就算我资助姐夫的上诉费吧。以后,姐姐、姐夫再也不要提还钱的事。”

“我的这杯酒:祝姐姐、姐夫在往后的日子里,万事顺意,祝大家好运连年。”(未完待续……)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彭福生

编辑:刘姝彤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