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白沙镇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立足资源优势,全面推行党建+产业联兴模式,紧紧围绕“五园闹春,铺就生态发展之路”,做大做强动物园、棉花园、生姜园、植物园、药材园“五园”经济,壮大集体经济增收,促进农民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初夏时节,走进白沙镇光荣村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工人们正抢抓晴好天气,忙着栽种土茯苓幼苗。同时,在不远处的棉花基地里,几十名棉农在刚翻耕好的土地上播种棉花籽,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劳动景象。目前,全镇种植中药材5500余亩、高产优质高抗棉花3700余亩。
“一天工作8个小时可以赚100元,还可以照顾家里,真是两全其美。”村民唐运蓉高兴地说道。
“村集体经济增收一年可以达到200万,老百姓收入可以达到300万,让老百姓在家门口有事做,有钱赚。”白沙镇光荣村党总支书记曹书凡告诉记者。
在废弃矿山和毘帽峰石质漠化区域内,该镇种植无渣生姜1650余亩,利用改造废弃矿硐作为天然冷库,解决无渣生姜储藏难问题。为充分挖掘“国家地理证明商标、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常宁无渣生姜”品牌效应,利用“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发展模式,扶持发展无渣生姜产业,打造国字号金字招牌。
在杜阳村、阳市村黄牛养殖场内,100多头黄牛已是膘肥体壮。为进一步调优产业结构,提高农业附加值,白沙镇积极扶持养殖大户利用废弃矿山种植甜象草,从事特色牛、羊规模养殖,现存栏高山黄牛1000余头,黑山羊730余只。
“黄牛每年出栏可以达到60—80头,村集体经济每年有20余万收入,还可以解决在家劳动力约30人。”白沙镇杜阳村村支部书记吴圣洪说道。
同时,为巩固砂石土矿整治成果,加大历史矿山生态修复力度,白沙镇因地制宜种植油茶、爬山虎、杉树、松树等经济林灌木,并通过引资、筹资和土地复垦等方式规模种植猕猴桃、脆冠梨等高山水果,为村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群众增收提供了新路子。
“近年来,白沙镇围绕产业转型发展,通过整合资源,优先发展特色产业与优势产业,以党建+产业联兴模式,做大做强‘五园’经济,持续扩大中药材、无渣生姜、黄牛等特色农业产业的规模,下一步,我们将因村制宜,延伸产业链,着力把党建效应延伸到产业发展、基层治理等乡村振兴的各个方面上去。”白沙镇党委委员朱勇表示。
记 者:何欢
编 辑:王荣
二 审:袁丹
三 审:刘朝文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何欢
编辑:王荣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