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蓬塘千亩莲浪翻 湘莲映红振兴路
2025-07-16 20:15:21 字号:

蓬塘千亩莲浪翻 湘莲映红振兴路

盛夏七月,蓬塘乡的荷塘铺展成绿色海洋。饱满的莲蓬压弯枝头,采莲人穿梭在莲浪之间,娴熟地摘下朵朵青翠,一幅人花相映的生态画卷尽收眼底。2025年全乡湘莲种植规模突破5000亩,莲香漫溢满江、蓬兴、黄岐、官水等多个村庄,颗颗“水中金”正成为乡村振兴的强劲引擎。

图片 1.png

走进满江村连片荷塘,“太空三十六号”品种的莲株亭亭如盖。村党总支书记吴艳姣弯腰拨开莲叶,托起沉甸甸的莲蓬介绍道“这个品种抗病强、莲粒饱满,亩产鲜莲超1000斤!”通过整合抛荒耕地,该村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850亩湘莲规模化种植。正在采莲的村民廖爱云擦汗笑道:“早上5点开工,日薪150元,既能顾家又赚现钱!”

图片 3.png

在蓬兴村的田埂边,村民谭祖柏正忙着将刚采摘的莲蓬打包装袋,确保当天销往收购点。“采莲看成熟度,五六成熟的莲子鲜食清甜,七成熟以上才做成干货。”他高兴地指着手机到账短信说,“我种了110亩莲子,采收期可持续至10月,亩产值可达4000元,除去各项成本,今年净赚20万元没问题!”

图片 6.png

虽无大型加工厂,但村民自有妙招。黄岐村大岭组村民雷飞成的庭院里,脱蓬机轰隆作响,晾晒席铺满了莲子。“鲜食莲子抢市价,余下的制成干货错峰卖!”他笑着翻动莲粒,“家庭作坊灵活,200斤鲜莲一天变干货,每斤多赚3块钱!”

夕阳为官水村的千亩荷塘镀上金辉,粼粼波光间白鹭翩跹起落。“莲田是天然的生态净化池,”乡农技员指着水质监测仪,“相比传统水稻种植,每亩节水30%、减少化肥施用50%,水体总磷含量下降40%。”这份生态价值直接转化为产业优势,使湘莲农残检测合格率连续三年达100%,“太空三十六号”鲜莲因品质过硬成为企业争抢的“免检产品”。

目前,蓬塘乡湘莲产业通过采摘、分拣、运输等环节,为近200名村民提供家门口的务工岗位,通过“土地流转金+务工收入”双渠道增收,预计带动农户增收680万元,同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约230万元。当荷风掠过蓬塘乡的阡陌,“接天莲叶”与“映日荷花”正串起生态链、就业链、增收链,在青山绿水间铺展绿色发展新图景。


通讯员:黄丽娟

编 辑:贺子丰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二维码改 (2).jpg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黄丽娟

编辑:衡阳丰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