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酷暑,常宁大屋村400亩阳光玫瑰葡萄园却生机盎然。翠绿的果实挂满藤蔓,丰收在望。面对持续高温“烤”验,村民们亮出“科技组合拳”,为即将成熟的“绿宝石”撑起科学“防护伞”。
清晨6点,智能滴灌系统率先启动。深井水与河水通过密布管网,精准“喂”到每一株葡萄根部,水肥同步,高效吸收。
“现在天气热,早上浇水有利于根系吸收水分,滴灌系统很方便,肥料也可以加进去,一举两得。”大屋村农户李宇生说道。
“套袋不仅可以防虫,可以防鸟,还可以防晒,能够让它均匀着色,均匀成熟。”大屋村党总支委员李姣娟正在指导村民套袋,这只是科技护果第一招。田间,万条遮阳棚如银色波浪铺展,为葡萄架遮挡烈日。棚下,村两委干部正指导关键环节——科学套袋。
科技力量贯穿全程,300余口深水井保障水源,20万米智能管网精准输送,万米遮阳棚科学控温。这支由村两委牵头的科技服务队,从滴灌维护到遮阳搭建,全程为葡萄“保驾护航”。
作为扎根22年的“葡萄村”,大屋村从单一品种起步,如今已发展成近千万元年产值、带动全村五分之二劳动力的富民产业。科技赋能,让传统种植焕发新生机。不久,这批被科技精心呵护的阳光玫瑰,将带着大屋村的智慧与汗水,甜蜜上市。
记 者:陈瑶
编 辑:刘姝彤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陈瑶
编辑:刘姝彤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