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兰江乡应伏村以党建为舵,创新治理模式,驱动“邻共帮”服务队破题攻坚,将昔日环境痛点变今日风景亮点,走出一条共建共治共享的美丽乡村蝶变之路。
漫步应伏村,一幅生机盎然、整洁有序的“美丽湾场”新画卷映入眼帘:规整的篱笆菜园点缀房前屋后,新栽的绿树与修缮一新的房屋相映成趣,整个村庄沐浴在清新怡人的氛围之中。然而这幅“美丽湾场”画卷的绘就,曾面临一道特殊难题——老旧闲置房中存放的寿棺,成为闲置危房拆除与环境提升的“拦路虎”。
村两委在“最是乡音解乡愁”民情走访中了解到村民的顾虑后,双管齐下:一方面,通过屋场恳谈会耐心细致地进行政策宣传和思想引导,充分听取村民意见;另一方面,迅速组织“邻共帮”服务队上门服务,党员干部带头肩扛手抬,将寿棺逐一妥善迁移至村组公屋集中编号保管。同时,为方便村民操办红白喜事,“邻共帮”服务队还组织修建了停车场。这些暖心举措,既尊重了传统习俗,又解决了实际困难,赢得了村民的广泛理解与支持,确保了老旧危房拆除工作顺利推进。
“我们村两委推进乡村治理工作,鼓励有技能的村民发挥特长,参与房屋修缮、景观设计等,通过这些方式,让村民从‘要我参与’转变为‘我要参与’,共同把应伏村建设得更美丽。”应伏村村委委员袁圆说道。
这场由“治乱”迈向“治美”的华丽蝶变,不仅美化了人居环境,更凝聚了民心,让村民真切感受到了治理提升带来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我们村里变化好大,水塘、花园、果园、菜园都修建好了,环境美观,住起来很舒服。”村民杨小红说道。
蝶变背后,“邻共帮”服务队是穿针引线的关键力量。这支由村干部攻坚队、党员先锋队、组长骨干队、村民代表战斗队组成的队伍,围绕“矛盾共调、问题共解、困难共帮、发展共商、环境共护、事情共办”六点共识高效运转。村干部定期走访察民情,党员亮身份树标杆,组长畅通上传下达,村民代表化身矛盾调解员与发展智囊。革除陋习的村规民约、提效的智慧平台、凝聚共识的发展方向,共同构筑起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
“下一步,我们将发挥‘邻共帮’服务队作用,打造‘美丽屋场+产业体验观光’旅游线路,让乡村既有产业‘里子’,又有生态‘面子’。”兰江乡应伏村党总支部书记杨羽说道。
从“治乱”到“治美”,应伏村的实践深刻印证:唯有以党建凝聚人心,以创新激活内力,以尊重换取信任,方能在乡村振兴的考卷上,写下既有厚度、更具温度的答案。
记 者:曾锐
编 辑:刘姝彤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曾锐
编辑:刘姝彤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