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街道城东社区深入贯彻落实全市城市精细化治理三年行动部署,以“旧改”为笔,绘就家门口的“幸福蝶变”。一栋栋老楼将“旧”地升级,穿“新衣”、做“美容”,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优居”的华丽转身。
9月19日,湘运车站家属院一改往日宁静,挖掘机铁臂挥舞,运输车往返穿梭,违建屋棚应声倒下。在围观人群中,小区老住户罗德保神情专注、笑意盈面,脸上写满了欣慰与期待。
“我在这里住了30多年了,房子、管道、电线都老化了,听到老房子改造的消息,我们作为居住户也很高兴。”原湘运车站家属房小区住户罗德保说道。
湘运家属院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共有5栋住宅楼、80多户居民。因年代久远,基础设施落后,下水道经常堵塞、排水困难,居民改造意愿极为迫切。罗德保几年前因病视力大幅下降,生活更加不便,改造于他而言,不仅是环境的提升,更是日常安全与舒适的根本保障。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通过多方征求居民群众意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精神,以拆除违章建筑为契机,争取上级资金,通过走访居民群众、召开屋场恳谈会,达成了一致意见。”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自文向记者介绍道。
然而,向美而行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最大的挑战,莫过于那49处历史遗留的违章屋棚——它们如同横亘在改造路上的“硬骨头”,不仅权属错综复杂,更牵动着许多居民难以割舍的情绪。面对部分住户的抵触,甚至远居外地的业主,社区工作组没有半分退缩。他们携政策、带图纸、怀真情,一次次叩响家门,一遍遍耐心沟通。从广州到松柏,足迹跨越千里;从清晨到深夜,时间从未成为阻隔。一次次上门沟通,面对面讲政策、心贴心做工作,最终换来理解与支持。
“我们全部实现了户主见面,每一户户主都进行了面对面沟通,签订了无偿拆除的承诺书。”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自文说道。
“我们看了规划图,看到了改造后的效果,家家户户也放下了心,看到效果图上的新房子,心里还是比较高兴。”原湘运车站家属房小区住户罗德保说道。
本次改造紧扣“群众满意、功能完善、标准统一”三大原则,直击“急难愁盼”。楼体做防水、刷外墙、换新窗;地下管网实现雨污分流;空中线缆全部入地;“蜘蛛网”不见了,路灯、监控、停车位一一配齐……一个整洁、安全、有序的新家园正在成形。
“我们把整个小区房子外貌重新全部粉刷,路面全部油化,线路全部规范管理,以党建引领实现小区蜕变。”城东社区党总支书记邓自文说道。
从“忧居”到“优居”,从“旧貌”到“新颜”,湘运家属院预计年底全新亮相。城东社区以“微改造”推动老旧小区迈向“路平、灯亮、水畅、景美”,幸福感,正悄悄“改”出来,在家门口绽放。
记 者:王荣 彭欣 徐静宜(实习)
编 辑:曾凡龙
二 审:袁丹
三 审:胡敏 刘阳
新闻热线:0734-7221155
投稿邮箱:XMT19176751553@163.com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下载“大义常宁”客户端,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来源:常宁市融媒体中心
作者:王荣 彭欣 徐静宜(实习)
编辑:源源
本站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链接。